唐·李白《将进酒》。
青丝:喻黑发。过两句大意是:您没有看到吗?对着高堂上的明镜,只能发出慨叹,感到悲哀,头上的青丝转眼间已白得像雪一样了。
李白《将进酒》以乐府旧题抒发感慨、愤懑之情,并表现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。此二句以夸张的手法悲叹人生的短暂,将诗人搔首顾影、徒呼奈何的情态表露无遗。作者将短暂的人生缩短到“朝”、“暮”之间,加强了作品的感情色彩。可用以抒发人生短暂,转瞬即是暮年的感慨。
上一句: 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
唐·李白《赠汉阳》。本句天意是:时光急逝,像流光闪电一样迅速。此名句以一个浓缩句表现作者对时光的感叹,反映诗人的惜时之情。在现实生话中,时间是一个看不见、摸不着而又无时不在的无形无象的东西。它主宰着万物成长的命运,与人生关系极为密切。因此,它成为从生活到文学创作中人们最关心的对象之一,对于这一抽象的东西,人们习惯以具体的形象加以表现,这样可以增强直观性与诗文的形象性,更便于说理,更易于抒情,更容易为人接受。~即采用了比喻的手法,通过人们对闪电稍纵即逝的具体体验来感受时光的瞬间即逝,不失为一个巧妙的比喻。另外,此句句式新颖,使诗句不但蕴涵增大,而且富有新意,给人以形式上的美感。
《赠汉阳》唐·李白《宫中行乐词八首》其二。本句大意是:梨花像雪一样洁白,散发出扑鼻的清香。“白雪香”三字,有色有香,并以雪为喻,写出了梨花的神韵,可谓言简意赅。
《宫中行乐词八首》唐·李白《襄阳歌》。玉山:形容仪容美好,晋时嵇康风度很好,人们说他平时如孤松独立,醉后如玉山将倒。本句大意是:玉山是自己倒下,并非别人推倒。这句诗形容诗人因酒醉倒的样子,后世因此常以“玉山倒”形容人的醉态。
《襄阳歌》唐·李白《金陵城西楼月下吟》。本句大意是:从天空中垂落的露珠,在月光映照下更显得洁白晶莹,仿佛是从秋月中滴出的珍珠。这是李白月夜登上金陵城西楼所看到的景色。一个“白”字,渲染出月光之皎洁,露珠之晶莹。月本不能滴露,但诗人凝望长空一碧,秋月如洗,产生了露珠是从月亮上滴落的遐想,充分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奇特想象力。
《金陵城西楼月下吟》唐·李白《长相思》。这一句的大意是:太阳已经隐去了灿烂的光辉,鲜花笼罩于一片晚烟之中。诗句以“花含烟”描绘烟雾朦胧的傍晚景象,“含”字用得很传神。可化用来描写暮色。
《长相思》唐·聂夷中《劝酒二首》其一(一作孟郊作)。这两句大意是:太阳没有静止不动的日影,江河没有静止不动的水波。这是两个说理的诗句,太阳与清江的“无定影”、“无定波”,表现了运动是永恒的这一哲学观念,在说理中暗寓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。此句借用常见的自然现象阐明哲理,表现惜时观念,既巧妙且自然,既形象且含蓄,可谓长于诗说理。
唐代诗人 聂夷中 《劝酒二首》唐·孟浩然《与诸子登岘山》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,时光往来流逝就成为古今。
唐代诗人 孟浩然 《与诸子登岘山》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牛相教女》。趱(zǎn攒):逼赶。这两句大意是:光阴像箭飞一样催人立老,日月像织布的梭子穿梭般地逼走少年的岁月。这名句连用两个比喻,描写时光流逝之快。前者以箭的飞速作比,后者以梭子的速度为喻,形象地应现出看不见、摸不着而又无时不在流逝的时间的特点。由于它的形象描绘,使文句生动且富于文采,雅致且通俗上口,因而该名句一直流传在民间。只是第二句“趱”字不太通俗,故民间将其改为“赶”宇,完全口语化了,从而使这个名句更增强了生命力。
元代戏曲作家 高明 《琵琶记·牛相教女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