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经典语句 > 司马迁关于马的名言
相马失之瘦,相士失之贫。西汉史学家,思想家,文学家 司马迁 《史记·滑稽列传补》
名言解释:

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滑稽列传补》引谚语。

相(xiàng向):观察。这两向大意是:相马者往往因为马瘦而看错马的材质,相人者往往因为人穷而忽略人的才能。

这两句说明不能以貌取人,不能因人的地位低下或贫贱而忽略人的才能,以致失去有才之士。

上一句: 剖开顽石方知玉,淘尽泥沙始见金。

下一句: 口能言之,身能行之,国宝也;口不能言,身…

上一页

1

2

下一页

收藏

上一篇: 关于权利的名言

下一篇: 茨威格经典语录

▍更多 司马迁经典语句
1.韦编三绝。

见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。韦编:古代用竹简写书,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,叫“韦编”。韦,熟牛皮。三:多次。绝:断。本句大意是:翻来覆去地阔读,竞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好多次。据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记载:“孔子晚而喜《易》……读《易》,~。”后来人们就把~用以形容读书十分勤奋,把书读烂了多少回。~的治学精神,至今仍是可以效法的。
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
2.后来者居上。

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汲黯列传》。本句大意是:后来的人超过了先前的人。这本是大臣汲黯对汉武帝说的一句话。汲黯反对任用张汤一类酷吏,然而,这些人很快便荣升高位。汲黯不满,进谏武帝说:“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,~。”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:皇帝陛下用人就好像是堆柴禾,先来的在下边,后来的反倒在上边;而其本意却是指新人提拔太快,职位反而在旧有的人之上。这句话说得很形象,也很生动,后人便经常引用,但引用的角度变了。它不是用来表示不满和反对后来者超越前人,相反,却成了赞许、支持与肯定后来者超越前人的俗语。

《史记·汲黯列传》
3.民以食为天。

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。:指最重要,最根本的依靠。此句又作“民以食为天”(见班固《汉书·郦食其传》),本句大意是:老百姓把吃饭作为最要紧的事。活着就得吃饭,食物是维持人们生命的最重要、最根本的生活资料,须臾不可缺少,故此句把它喻为天。可供强调农业生产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时引用,也可用于说明饮食对于人的重要性。

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
4.怒发上冲冠。

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。本句大意是:气得头发都直竖起来,简直要把帽子都冲掉了。这是司马迁记载的“完壁归赵”故事中的一个片断。赵国得到了和氏壁,秦诈称愿以十五城换璧。慑于秦的淫威,赵国使蔺相如持壁出使秦国。相如见秦王得璧而无意予城,诈称璧有瑕疵,要指给秦王看。然后持壁退到宫柱前,~,秦王怕撞碎玉璧,只好让步。此句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的盛怒,与“头发上指”有异曲同工之妙,成为后世表现盛怒的习用词语,并逐渐演化成“怒发冲冠”的成语,在诗词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。

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5.戴盆何以望天。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。本句大意是:头上戴着瓦盆,怎么能看得到天呢?汉·司马迁在给任少卿的信中说:“主上幸以先人之故,使得奏薄技,出入周卫之中。仆以为~,故绝宾客之知,亡室家之业,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,务一心营职,以求亲媚于主上。”现多用~比喻行为和目的恰巧相反,主观愿望难以实现。

《报任少卿书》
▍更多 关于马的经典语句
1.风马牛不相及。

见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。风:指牲畜发情时雌雄追逐相诱。本句大意是:马与牛不同类,即使它们发情时也不会引诱追逐,碰在一起。据《左传》记载:齐桓公带领诸侯之兵攻打楚国,楚国派外交使节见齐桓公说:你们齐国在北方,我们楚国在南方,两地相距很远,~,没想到你们竞入侵我们的国土,这是为什么呢?楚国使者以~为喻,说明齐、楚两国了无瓜葛,毫不相干,何以兵戎相见,发动侵略?这句话现在已成日常成语,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,没有任何共同点和相联系之处。

春秋时期史学家,盲人 左丘明 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
2.乘肥马,衣轻裘。

春秋·孔子《论语·雍也》。衣(yì邑):动词,穿。轻裘:轻暖的皮衣。这两句大意是:坐着由肥马驾的车辆,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子。这两句话是孔子形容他的弟子公西华(姓公西,名赤,字子华)出使齐国时坐的车辆和身上的穿戴。在孔子时代,人们穿着大袖子、直腰身的衣裳,不便于骑马,故经书中找不到骑马的文字,“乘肥马”也不能作“骑肥马”讲。到后世,骑肥马、衣轻裘已成为达官贵人优裕生活和华丽服饰的两种重要标志,如白居易就把轻裘肥马加以省略,以“轻肥”一词作为篇名,描写中唐十七宦官们的骄奢生活。“肥马轻裘”一词,现在仍活在人们的口头。

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《论语·雍也》
3.马踏春泥半是花。

窦巩《襄阳寒食寄宇文籍》。本句大意是:马蹄踏过暮春的泥地,泥中倒有一半是落花。这句不说满地落花,而说马在路上所践踏的春泥里有一半是落花,从而将静景写成了动景,并曲折地表达出作者对残春将尽的惋惜之情,十分美妙。我们应当注意学习这种委婉含蓄、曲尽人意的表现手法。可引用描写暮春之景或表达惜春之情。

唐代诗人 窦巩 《襄阳寒食寄宇文籍》
4.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。

春秋·孔子《论语·颜渊》一句话说出了口,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。指话说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。

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《论语·颜渊》
5.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。

春秋·左丘明《左传·宜公十五年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虽然鞭子很长,但不应该用来抽打马的肚子(意谓力量用得不是地方)。楚国围攻宋国,宋向晋国求救,景公就发兵相助。伯宗劝阻景公,认为上天庇佑楚国,晋国虽然强大,但不能违背天意去攻打楚国,犹如~一样。“鞭长莫及”的成语即从此化来,但用法已与原意不同,意思变为:马鞭子虽然很长,但够不着马腹,因此用鞭抽打总打不到马肚子上。借以比喻条件不足,力所不及。

春秋时期史学家,盲人 左丘明 《左传·宜公十五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