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善而慕,知过而惧。南宋哲学家 陆九渊 《陆象山集·语录》
名言解释:
宋·陆九渊《陆象山集·语录》。
慕:仰慕.敬仰思幕。这两句大意是:听到别人有美德,就对他仰幕;知道自己有过错,就感到害怕。
仰慕别人的美德,就会向他学习;害怕自己有过错,就会惊惧面悔改。这两句是化用了《论语·里仁》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的句意。可引用以自勉或赞扬那些从善如流,知过而改的人。
上一句: 扬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
▍更多 陆九渊经典语句
1.学能变化气质。
2.不可自暴自弃自屈。
3.为学患无疑,疑则有进。
宋·陆九渊《语录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治学最可担忧的是提不出疑问,有了疑问就有了进步的基础。这是一条劝学格言。它警示学者应带着怀疑的眼光治学,不能使学问停留在前人的水平上,而应该在怀疑中发现问题,解决同题,有所创新,有所前进。~指出,学习中“有疑”与“无疑”是衡量学者是否学会了治学,是否能有所成就的一个标尺,这个主张很有见地。今天的学者仍可书于座右,奉为科律。
《语录》4.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便是宇宙。
5.人惟患无志,有志无有不成者。
▍更多 关于善的经典语句
1.惩恶而劝善。春秋时期史学家,盲人 左丘明 《左传》
2.善恶不可以同道。
唐·柳宗元《为裴令公举裴冕表》。本句大意是:善良与邪恶如同水火,不可以和平共处。作者认为:“忠邪不可以并立,~”,表现出作者耿直公正嫉恶如仇的性格。在柳宗元看来,善恶是两股道上跑的车,从原则上讲,不是东风压倒西风,就是西风压倒东风,决不能和平共处。可以此二句说明善恶的对立。
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《为裴令公举裴冕表》3.公其心,万善出。明代文学家 方孝孺
4.虚荣是伪善的产物。苏格兰作家、历史学家 托·卡莱尔
5.一德立而百善从之。宋代理学家 杨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