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名言警句 > 晋朝名人名言

晋朝名言警句 历史

晋朝历史:(265—420年),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,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。263年司马昭发兵灭蜀后进爵为晋王。265年其子司马炎自立为皇帝,国号晋,定都洛阳,史称西晋,280年灭东吴,完成统一。此后是绵延16年的“八王之乱”。北方少数民族南迁,316年灭西晋,建立了十六个国家,史称“五胡乱华”。317年,晋室南渡,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,东晋曾多次北伐。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。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,加强了民族融合,北人南迁,开发了江南地区。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。420年,刘裕建立宋,东晋灭亡。

▍晋朝名人名言
1.兵贵神速。 晋朝名言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嘉传》。本句大意是:采取军事行动,最可宝贵的是行动迅速。“兵贵神速”乃千古治军克敌之妙诀。因为只有速度,才能打乱敌人的部署,争取到所需要的时间;才能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;才能以己之长,攻敌之短。在今天,时间就是生命,时问就是效益,尤应重视速度,“兵贵神速”的古训,愈来愈为人们重视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嘉传》
2.要言不烦也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辂传》注引《管辂别传》。要:切要。烦:又多又乱。本句大意是:切要的言论不多不乱不絮叨。据《管辂别传》记载一次何晏请管辂到他家,邓飏也在座。邓飏问管辂:人家都说你精通《周易》,为何你一句也不谈《周易》的道理昵?管辂说:精通《周易》的人是不谈论《周易》的。何晏听了赞扬说:“可谓~也。”后来人们用~形容说话扼要切题,一点不琐碎罗嗦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辂传》
3.黄花如散金。

晋·张翰《杂诗》。黄花:菊花。本句大意是:黄灿灿的菊花开满大地,宛如散落在地上的金子。菊花高洁丰丽,傲霜怒放,为秋日的景色增添了异彩。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,在两干五百年前的古籍中就有关于菊花的记载,在中国十大名花的评比中它荣居第三。菊花品种很多,花色纷呈,而黄色居多,因此又习惯称它为“黄花”。张翰《杂诗》用散金比喻纷呈的黄菊,鲜明生动,为人称道。唐人曾以~作为科举考试的命题,李白也有“张翰黄花句,风流五百年”的诗句,更增加了它的知名度,现在仍可用来形容遍开的黄菊。

晋代学者 张翰 《杂诗》
4.不求备于一人。 晋朝名人名言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鲁肃吕蒙传》。求备:要求完备、全美。本句大意是:不能要求一个人十全十美,完备无缺。人不可能全美,谁也不可能没有缺点。如果用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,吹毛求疵地求全责备于一人,那么这样的人是绝对找不到的。如果“此作为任用人的标准,那么就一定找不到可以任用的人。这句用于对人不可求全责备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鲁肃吕蒙传》
5.集众思广忠益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野书·董和传》。集:集中。思:思想,意见。广:增广。益:好处。本句大意是: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,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。这是诸葛亮教育他的部属时说的话。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,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,是最聪明最有学问的人。可是诸葛亮却不自以为是,他懂得倾听群众的意见,集中群众的智慧,使自己成为足智多谋的政治家,军事家。他的这句名言,被缩写成成语“集思广益”,流传至今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野书·董和传》
6.东海三为桑田。

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麻姑》。本句大意是:大海变为农田,农田变为大海,这种变化已经反复三次。《神仙传·麻姑》:“麻姑自说云,接待以来,已见~。”“~”比喻世事变迁很大,也有简说为”沧海桑田”的,后以“人世沧桑”比喻世事巨变或多变。

东晋医学家,道教学者,炼丹家 葛洪 《神仙传·麻姑》
7.祸莫大于无信。 晋朝名言西晋初年文学家、思想家 傅玄
8.上不正,下参差。

晋朝·杨泉《物理论》居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、不正派,居下位的人就会错误百出。说明领导者应该严于律己,以身作则。

西晋哲学家 杨泉 《物理论》
9.充内形外之谓美。西晋文学家 左思
10.厚葬无益于死者。 晋朝名人名言

见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。厚葬:指丧葬时奢侈铺张。本句大意是:大肆挥霍钱财操办丧事,对死者没有好处。古时贵族的生活很奢侈,不但活的时候挥霍浪费,死了还要厚葬,用以表示他们的尊贵。墨子早就提出过“节用”、“节葬”的主张,提倡减少无用的耗费,具有打破贵族等级制度的意义。古人已经认识到~,主张节约办丧事,现在却还有人以奢侈的葬礼表示孝心;更有甚者,老人活着的时候不好好奉养,死后却以厚葬为自己立名,不亦蒜夫!批判这种社会现象,提倡薄葬厚养的社会风尚时可以引用这旬古语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
11.以计代战,一当万。西晋政治家、军事家和学者 杜预
12.为国者,以民为基。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》
13.朋友之交不宜浮杂。 晋朝名言东晋医学家,道教学者,炼丹家 葛洪 《抱朴子》
14.美物者,贯依其本。西晋文学家 左思
15.格言不吐庸人之口。东晋医学家,道教学者,炼丹家 葛洪
16.婉若银钩,漂若惊鸾。 晋朝名人名言西晋书法家 索靖
17.恶不可积,过不可长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凯传》裴橙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。长(zhǎng掌):滋长。这两句大意是:坏事不可积累,过错不可滋长。事物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干一两件坏事或有微小的过失看来算不得大问题,因为人非圣贤,谁能无过?但是,如果不引以为戒,不防微杜渐。而任其发展,就会积小恶为大罪,积小过为大错,最后不可收拾,引起了质变。因此,~和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“善不可失,恶不可长”一样,都有劝诫意义,不可等闲视之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凯传》
18.迷而知返,得道未远。

晋·王沈《魏书·高谦之传》引谚语。道:正道。这两句大意是:迷了路而知道返回,那么走不多远就会进入正道了。这里的迷路,指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方向。误入歧速的人知道回头,自然能走上正道,“迷途知返”的成语就是这个意思。可用以勉励失足者。

西晋文学家 王沈 《魏书·高谦之传》
19.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 晋朝名言

晋·傅玄《太子少傅箴》。朱:同“蛛”,朱砂.一种红色的颜料。这两句大意是:经常接近朱砂的人会染上红色,经常接近墨石的人会染上黑色。该名句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阐述交友和处世的道理,说明环境的熏陶,交游的感染,对一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。字面上看似叙事,实质是深刻的说理,形式上看似直陈,其实是比喻、象征,手法巧妙,喻理深刻。知名度、引用率颇高,久传不衰,沿用至今。

西晋初年文学家、思想家 傅玄 《太子少傅箴》
20.福来有由,祸来有渐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奋传》。由:原因。渐:渐进,逐渐。这两句大意是:幸福的到来都有原因,灾祸的到来都有从开端到发展的渐进过程。任何幸福的来临都不是偶然的,而是由一定的条件造成的;任何灾祸的到来也不是突发的,而有一个渐变的过程。所以,别人有了幸福,不必羡慕人家的命运好,那是他们努力创造的结果;自己有了祸灾,也不必一味归之于晦气,那是自己不注意防微杜渐的结果。这两句可用以告诫人们对于祸福不可怨天尤人,而要自己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幸福,努力防微杜渐避免灾祸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奋传》
21.人各有志,所规不同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邴原传》。规:准则。这两句大意是;人各有各的志向,每个人所遵循的准则有所不同。~二句告诉我们,社会上的人有不同的志向,是因为他们遵循不同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所致。其“所规”不同,则其政治态度、道德规范就不同,自然其节操、志向就有所不同,故看其志向,便知其人如何。可以此二句分析一个人的世界观与处世态度的关系,也可以“人各有志”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,不能强求一律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邴原传》
22.及溺呼船,悔之无及。 晋朝名人名言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董卓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典略》。溺:没入水中。这两句大意是:等到没入水中才呼叫船只营救,后悔也来不及了。不会游泳就不能下水,想要过河就得准备船只。如果对可能发生的事变毫无预见,毫无准备,等到溺水以后再找船营救,自然来不及了。这两句以日常生活中人人明白的道理,说明了“防患于未然”的重要性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书·董卓传》
23.度德而让,古人所贵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袁绍传》。度(duó夺)德:考虑自己的才德。这两句大意是:考虑自己的才德,把位置让给胜于自己的人,这是古人所看重的行为。度德而让,有自知之明,是一种美好的行为和高尚的品德,是古人所宝贵的,也会得到时人的敬仰。那种嫉贤妒能,占着茅厕不拉屎的人才是最可鄙的。这两句可用于让贤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书·袁绍传》
24.识时务者,在乎俊杰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书·谱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。时务:客观形势。俊杰:英俊杰出之士。这两句大意是:正确认识眼前客观形势,在于英俊杰出之士。这是奉劝别人认清形势,照顾大局的名句。此话精粹、简约,话中有话,而又通俗易懂,因而使用率很高。但在后来的流传中,一般将两句合而为一,简作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蜀书·谱葛亮传》
25.善积者昌,恶积者丧。 晋朝名言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。这两句大意是多作好事,广积善行的人,一定能顺利昌盛;多行不义,广积怨恨的人,一定要失败灭亡。俗语说:“恶有恶报,善有善报;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;时侯一到,一切都报”,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”,可作此二句的注解。~虽带有因果报应的迷信色彩,但从历史的角度去看,还是有道理的。可以此劝诫那些行为不法者弃恶从善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
26.街谈巷说,必有可采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街谈巷议,一定有可采纳的内容。孔子说过“三人行,则必有吾师”,事实也是如此,人民的街谈巷议,常常反映了他们的喜怒哀乐,表达了他们的意见和情绪,从中可以了解施政的得失,听到人民的心声。所以春秋时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有“不毁乡校”之举,唐朝人韩愈还写了《子产不毁乡校颂》,都可说明应从街谈巷议中撷取有用的成份,以改善自己的工作,获得真正的批评和建议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
27.若卵投石,岂可得全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吕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献帝春秋》。卵:蛋。投:击。全:保全。这两句大意是:像用鸡蛋去撞击石头一样,鸡蛋怎能得以保全?“若卵击石”语出《墨子·贵义》:“以其言非吾言者,是犹以卵投石也,尽天下之卵,其石犹是也,不可毁也。”现在人们常用~说明在敌我双方的斗争中,要正确地估量彼此的力量,切不可不自量力,盲目行动,像鸡蛋碰石头一样自取毁灭。“若卵投石”现也常写作“以卵投石”、“以卵击石”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书·吕布传》
28.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 晋朝名人名言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韶传》裴松之注引《会稽典录》。不居:不停留。这两句大意是:岁月不停留,时光似流水。此句感叹光阴似箭,采用了直陈其事的方法。两句于客观描述中暗露主观感情,看似“无我”而“我”在其中。这种以间接方式表现主观情志的手法,巧妙自然,而且使文意耐人咀嚼,字面上又不影晌行文的流畅,可谓一举几得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韶传》
29.粉黛至则西施以加丽。
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勖学》。黛(dài代):青黑色的颜料,古代女子用来画眉。西施:春秋末年越国著名美女。本句大意是:有了化妆品的装饰,越国美女西施会更加美丽。此名句以比喻象征手法说明学习的道理。即使是学富五车的人,也像西施需要粉黛一样地需要学习,孤陋寡闻的人就更不用说了。此句比喻巧妙,寓意深刻,其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,显得既通俗又含蓄,既具体可感又耐人寻味,从而增强了文句本身的艺术魅力。

东晋医学家,道教学者,炼丹家 葛洪 《抱朴子·勖学》
30.人命至重,难生易杀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人命关天,难生难养,杀之却很容易。此二句强调人命关天,不可轻易处人以死刑。因为误判、错判尚可以改判;一旦误处极刑,想改正也来不及了。故古人有“重刑再覆”(见《旧唐书·刘宴传》)之说,就是要重调查,重证据,一审再审,获得确凿罪证后,当杀者再杀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
31.从令纵敌,非良将也。 晋朝名言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任城王传》。从令:墨守成令。这两句大意是:在战斗中,机械地执行上级的命令,贻误战机,放走敌人,决不是好的将领。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,而军令条文是死的,以死的条条来应付万变的形势,自然不行,故前人有“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”的话。为了消灭敌人,保存自己,应不拘于命令条文,相机行事。这才是好的将领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书·任城王传》
32.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泰传》。屈人:使人降服。本句大意是:兵法最可贵之处在于可以不进行战争便使敌人降服。兵法本是战争经验的总结,使用异法可以显示自己的力量,使敌人胆战心寒。如巧妙的布阵,可使敌人眼花缭乱,整齐的军容,可使敌人感到震慑;神出鬼没的战术,可使敌人不知虚实。所以,使用兵法可以取得意外的胜利,甚之可以不动一兵一卒,使敌人屈服。可以此二句说明学习和使用兵法的重要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泰传》
33.兵有利钝,战无百胜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吴录》。兵:兵力。利钝:指强弱。这两句大意是:兵力有强有弱,战争没有百战百胜的道理。常言道:“胜败乃兵家常事”,世上没有永不打败仗的常胜将军。兵力有时我强敌弱,有时敌强我弱,战争不会百战百胜。因而良将对战争的胜败应作好充分的准备;偶有失败,切不可气馁,一定要鼓足勇气,总结经验,以利再战。可以此劝慰失败者,或强调战前作好各种准备的必要性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
34.计投府库,量入为出。 晋朝名人名言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卫靓传》。计较(jiao叫):计算校棱。府库:官府储存财物的仓库。量入为出;根据收入计划支出。这两句大意是:计算核查仓库中所储存的财物,根据收入多少汁计划支出。这两句可供引用说明无论一个国家、一个家庭还是每个人,都应该重视积贮并遵循“量入为出”的消费原则,这样才不致在经济上出现赤字,陷入围境。也可只引用“量入为出”一句,表达同样时意思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书·卫靓传》
35.图匮于丰,防俭于逸。

晋·潘岳《藉口赋》。图:考虑,谋划。匮(kui溃):缺乏,不足。俭:贫乏,穷困。逸(yi易):安乐。这两句大意是:在丰年富裕之时,就要考虑、图谋可能出现的匿乏不足;在安闲逸乐之时,就要提防以后的穷困贫乏。孔子说: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”人们不应满足于一时的富足与安乐,而应居安思危,作长远的打算,才能防备“乐极生悲”。这两句就表达了这样的意思,可用于论述节俭、积蓄的重要作用,也可用以说明人在顺境时,要考虑以后可能遇到的困难。

西晋文学家 潘岳 《藉口赋》
36.凿石索玉,剖蚌求珠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书·秦宓传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凿开石头索取宝玉,跑剖开河蚌寻求珍珠。玉藏于石中,不凿石则不能得美玉;珠产于蚌中,不剖蚌则不能得宝珠;人才隐于百姓之中,不深入寻求则不可得人才。这两句用于比喻要深入探求和发现人才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蜀书·秦宓传》
37.用人无疑,唯才所宜。 晋朝名言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嘉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傅子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任用人无须疑虑,只要是才能所适宜的。用人无疑,疑人无用,只要才能适宜,看准了就大胆任用,放心地让他去干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嘉传》
38.不以人所短弃其所长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恪传》。短:短处。长:长处。本句大意是:不因为人的短处而弃去人的长处。人各有所长,亦各有所短。有的人短处多一些,有的人短处少一些。若看人、用人只取人的短处,而看不到人的长处,就会把人看得一无所是,而埋没了人的长处。这样看人、用人,就很少有人可用。这是一种片面化、绝对化的取人方法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恪传》
39.吏多民烦,俗以之弊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步骘传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官吏多,烦扰百姓就多。习俗因此产生弊端。政府各级官员直当提高办事能力,以精简为宜。官员过多就增加百姓的负担,而且官多事少,无所事事,就会无事生非,生事扰民,百姓当然要反对。这两句用于说明精简政府工作人员的重要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步骘传》
40.知人善察,难眩以伪。 晋朝名人名言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。察:洞察。眩:使目迷。伪:假象。这两句大意是:了解人并善于洞察事物,就很少被假象所迷惑。了解人的才能、性格和为人,就能对人的所作所为傲出比较准确的判断,加上善于洞察事物,如果所了解的人制造了假象,或者他人为所了解的人身上蒙上了一层假象,就难以被迷惑,而易于看透事物的客观本质。这两句用于说明知人善察,就易于看穿伪装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
41.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

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。毕;尽。全。咸:全,都。这两句大意是:所有的贤良、英才都来出席,不论年长、年少统统集合相聚在一起。这是王羲之为形容在兰亭别墅中的一次盛会而写下的名句,颇有自得之意。“群贤”显现出参加者声望之高。人数之众;“少长”写出参加者年龄段之长;“毕”、“咸”是程度的描写,极有力地突出了集会的盛况。此名句精粹流丽,文约意丰,具有典型的文人作品的特征。描写盛会时可以化用。

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《兰亭集序》
42.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。

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。茕茕(dióng穷):孤独的样子。孑(jié节)立:孤立无依。吊:慰。这两句大意是:一个人孤孤独独,可以互相安慰的,只有自己的形体和影子。李密是一个极有辩才、以文学见称的历史人物。父早死,母改嫁,自幼由祖母抚养,与祖母相依为命。公元二六七年,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。李密以奉养祖母为由,写了《陈情表》辞不应征,此即其中为人称道的名句。其写作上的特点是以夸张手法表现一个人孤立无援的哀怨,感情真切、凄楚,而语句却显得优雅动人。尤其后~句更为人们表现孤独境遇时所喜用。

西晋文学家 李密 《陈情表》
43.宁我负人,毋人负我。 晋朝名言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裴注引孙盛《杂记》。负:亏欠,背弃。毋(wù无):不可,不要。这两句大意是:宁肯我负别人,不教别人负我。东汉末年董卓废少帝而立献帝,京都大乱。董卓荐曹操为骁骑拉尉,欲共计大事。曹操料董卓必败,就逃归多里。途中经过故人吕伯奢家,伯奢不在,其五子皆在,备宾主之礼。曹操听到食器声,以为图谋自己,就把伯奢的五个儿子杀掉,并说“~!”《三国捕义》上这两句话作:“宁教我负天下人.休教天下人负我。”后人常以此话形容极端自私狠毒的处世态度。

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
44.举觞对膝,破涕为笑。

晋·刘琨《答卢谌书》。觞(shāng伤):古代喝酒用的器物。涕:眼泪,此指哭泣。这两句大意是:举起酒杯对膝而饮,停止哭泣,转悲为喜,脸上露出笑容。刘琨为晋将领、诗人。晋室南渡后任大将军,都督并州诸军事,招抚流亡,坚守并州,忠于晋王室,与石勒、刘聪对抗,后兵败投奔鲜卑贵族段匹石单,被段所害。刘琨在段部时,卢谌曾写信寄诗给他,这是刘琨给卢谌的答书,激昂慷慨,抒写了壮志未酬的悲愤感情。答书中说:“国破家亡,亲友凋残。负杖行吟,则百忧俱至;块然独坐,则哀愤两集。时复相与~,排终身之积惨,求数刻之暂欢。”在原书中,~本是表现痛苦的感情,写在无可奈何的家国之痛中,与好友借酒排愁,强作欢颜。现在“破涕为笑”成了写人们转悲为喜的神情的常用成语。

西晋将领、音乐家、文学家 刘琨 《答卢谌书》
45.雾露臆荚孽滩不分明。

晋·清俪曲辞《子夜歌四十二首》其三十。雾露:偏义复词,即雾。芙蓉:即荷花。芙蓉与“夫容”谐声。莲;与“怜”谐声。怜,爱。这两句从字面看,大意是:雾气笼罩着荷花,朦朦胧胧看不分明。从谐声看.是写一个爱得炽烈的女子,埋怨她所爱的人态度暧昧.大意是:雾气使你的面貌隐隐约约,看不清楚你到底爱不爱我。这两句明写景物,实写爱情。谐声设喻,语意双关,充分表现了民歌的本色。这种艺术手法在今天的写作中仍可借鉴。讲南朝乐府民歌的特点,也常举此名句为例。

《子夜歌四十二首》 《子夜歌四十二首》
46.忧国忘家,捐躯济难。 晋朝名人名言西晋史学家 陈寿 《三国志》
47.以仁为富,以义为贵。西晋史学家 陈寿
48.一言之善,贵于千金。东晋医学家,道教学者,炼丹家 葛洪
49.虽有兄弟,不如友生。 晋朝名言东晋医学家,道教学者,炼丹家 葛洪 《抱朴子》
50.事亲以敬,美过三牲。

晋·挚虞恭恭敬敬地侍奉双亲,其开心程度超过吃牛、羊、猪肉。

西晋文学家 挚虞

上一篇: 关于人生的名言

下一篇: 陈果经典语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