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。
三国·魏·曹冏《六代论》百足:虫名,又名马陆或马蚿,约一寸长,全身三十多个环节,切断后仍能蠕动;僵:仆,倒。原指马陆这种虫子死后仍不倒下,现用来比喻势力大的人或集团虽已失败,但其余威和影响依然存在(多含贬义)
《六代论》2.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,扶之者众也。
三国·魏·曹冏《六代论》。百足:虫名,又名马蚿,长寸许,体如圆筒,躯干有二十余个环节,每节生出一对脚,切断后仍可蠕动。这几句大意是:百足虽然死了还能蠕动,这是因为扶持它的脚多的缘故。这几句比喻一个有权势的人,或财力雄厚、势力很大的集团、家族,一旦人死了或集团、家族垮了,其势力影响仍然残存,因为扶持它的力量多,还会保持着虚架子,不至于立刻破产。如《红楼梦》第二回介绍贾府说:“古人有言,‘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’,如今虽说不如先前那样兴盛,较之平常仕宦人家,到底气象不同。”这几句《意林》引《鲁连子》为:“百足之虫,断而不蹶(仆倒),持之者众也”。
《六代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