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·苏轼《策略第四》。本句大意是:面临大事而不慌乱。当大事来临的时候,不惊慌失措,无所适从,而是镇定沉着,举措得当,应付自如。这里显示的不但是胆量、毅力,也需要经验和才干。多用于说明或赞扬从容不迫的处事态度。
北宋文学家 苏轼 《策略第四》见宋·苏辙《观会通以行典礼论》。繁:繁多的事物。夷:平地。这两句大意是:遇到繁多的事情,好像只在处理一件事;处于危险的境地,好像是走在平地上。人的一生中,有时往往会许多事情一拥而至,有时则会处于艰险的境地。这种时候,关键在于要心神镇定,不为事情的繁多而慌张,不为处境的艰险所吓倒,在心理气质上要~,沉着地分析情况,从容地制订对策。这两句可用于教导或称扬人们遇乱履险而能从容自若。
北宋文学家 苏辙 《观会通以行典礼论》清·程允升《幼学琼林·人事》。孟浪:轻率。豫暇:早有准备而从容从事。这两句大意是:事情办得轻率,多是由于办事人轻浮;事情办得精详,多是由于办事人从容。办事不预作准备,不沉着,莽撞而行,其行为必然是轻率,把事办得漏洞百出,如果每办一事,都预先准备,胸有成竹,从从容容,事情就必然办得精细详备。这两句可用于说明事情要办得精详,就要沉着从容;也可用于事后总结经验教训。
明末清初学者 程允升 《幼学琼林·人事》宋·程颢《秋日偶成》。睡觉(Jué决):睡醒。这两句大意是:闲暇时任何事情都显得不慌不忙,东窗外红日高升才睡醒起床。两句表现闲散逍遥、无忧无虑的生活,可用来写闲逸懒散的情状。
宋代教育家 程颢 《秋日偶成》明·吕得胜《小儿语》。安详:言语行动从容自如。十差九错:多数的差错。这几句大意是:一切言语行动,都要从容安详;多数的差错,都只是因为忙乱慌张。说话办事沉着从容,才能考虑周详,不出漏洞;慌慌张张,则难免挂一漏万,甚而破绽百出,把事情办坏。这中间不单有经验的因素,更重要的是修养和气质。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们办事要从容,也用于在事后说事办错了,其原因都在慌忙。
明代教育家 吕得胜 《小儿语》明·薛瑄《读书录》与人说话,要心平气和。动不动就生气会导致自己对事事都看不顺眼,感到厌倦。态度严厉,就会使人怨恨。
明代官员、理学家 薛瑄 《读书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