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·魏禧歌颂友谊,相当于患难见真情
明末清初散文家 魏禧见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。子厚:柳宗元的字。穷:指处于穷困的境地。乃:才。节义:节操和道义。本句大意是:士大夫在穷困的处境中才能表现出节操和道义。在原文中,本句用以赞扬柳宗元的操守。当时,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.刘禹锯(字梦得)被贬为播州剌史。播州在今贵州遵义,条件十分艰苦,柳宗元认为那里“非人所居”,而此时刘禹锡老母尚在,不宜远离,又断无母子同往之理。柳宗元“不忍梦得之穷”,向朝廷提出愿以柳州(在广西柳州市)与播州交换,即使为此得罪朝廷,死而不恨。对这种行为,韩愈十分赞赏,认为~。可见此句在原文中本指柳宗元能在朋友患难之时舍己助人,现可化用以泛指在艰苦的考验中能识别一个人的品格。
唐代文学家 韩愈 《柳子厚墓志铭》唐·李白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。夜郎:这里说的夜郎在今湖南省沅陵县,它在李白友人王昌龄被眨之地龙标(在今湖南省黔阳县)的西南。这两句大意是:把我的愁心寄与明月,让它(愁心)与明月长风一起伴随着你直到夜郎之西。这是李白从远方听到友人王昌龄被贬谪到龙标而寄给他的一首诗:“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龙标过五溪。~。”李白既不能给友人送行,又不能当面抚慰友人,只有寄情明月,系意长风,让自己的“愁心”随友而行。当友人身披明月,耳闻风声时,就会想到李白就在身边,聊可减轻朋友旅途的孤独和贬谪的伤痛。李白对友人患难与共的一片真情,洋溢在诗句的字里行间。诗人不仅把明月拟人化,而且变成装“愁心”的载体,构思十分新颖。
唐代诗人 李白 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南朝·采·范晔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。舆:车。济:渡.倾:倒。覆:翻。患:灾祸。这几句大意是:共坐在一个车上奔驰,同乘一条船渡河,一旦车倒船翻,车上船上的人将要共历患难。这是朱穆给粱冀上奏谏中的几句话,说明了“同舟共济,患难与共”的意思。
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