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我在想,飞蛾扑火时,一定是极幸福快乐的。台湾女作家,原名陈懋平 三毛 
2.飞蛾性趋炎,见火不见我,愤然自投掷,以我畀炎火。
清·秦应阳《飞蛾》。畀(bì必):给与。这几句大意是:飞蛾的本性惯于趋向炎热,只见到火而见不到自己,像愤然投掷一样,把自己投入了炎火之中。诗句描写了飞蛾投火自焚的悲剧,揭示其悲剧的造成完全出于“思想”的片面——只“见火”而“不见我”。飞蛾本是没有思想的,趋炎只是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,而在现实社会中,像飞蛾这样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因而酿成悲剧的事例不也很多吗?此诗以理趣见胜,能给人以哲理的启迪。
清代学者 秦应阳 《飞蛾》3.而今,我已经被打败过了,我用曾经的飞蛾扑火,换来今天手心里握着的一把余温尚存的灰烬。值得庆幸的是,我依然没有忘记,这把灰烬的名字叫做理想。原名李笛安,中国青春文学女作家 笛安 《告别天堂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