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苛政猛于虎。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檀弓下》引孔子语苛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。政,指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,包括政令、赋税等。
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《礼记·檀弓下》2.苛政猛于虎。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檀弓下》。苛政:烦苛的政令,繁重的赋税。本句大意是:苛酷的政令,繁重的赋税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。《札记·檀弓下》:“孔子过泰山侧,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。夫子式而听之,使于路问之,曰:‘子之哭也,壹似重有忧者!’而日:‘然,昔者吾舅死于虎,吾夫又死焉,今吾子又死焉!’夫子曰:‘何为不去也?’曰:‘无苛政。’夫子日:‘小子识之:~也。’”本句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人祸比虎患更为残酷,形象而深刻地揭示出苛政吃人的本质,语浅深,已成脍炙人口的成语,两千年来传酒衰。
西汉学者 戴圣 《礼记·檀弓下》3.赋敛之毒,有甚是蛇者乎。
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。赋敛:聚敛贼税。甚,超过。是:这个。这两句大意是:横征暴敛的毒害竟有比过毒蛇更厉害的啊!《捕蛇者说》写一蒋氏人家以捕蛇为业,祖孙三代惨遭毒蛇残害,但因捕蛇可以抵偿租税,仍甘冒生命危险而不愿改业。作者在作品中说。孔子曰:“苛政猛于虎也。吾尝疑乎是。今以蒋氏观之,犹信。呜呼!孰知~!”文章发出了对人民的深沉感叹,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厚同情。这两句与孔子的名句“苛政猛于虎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《捕蛇者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