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
这是形容陈抟的,陈抟是五代宋初著名的道人。陈抟曾经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,进士落榜后绝意于仕途,开始娱情山水。后来曾在武当山隐居,又曾入蜀,认识了很多隐者、道人,甚至传说中的仙人等等。据说他与吕洞宾也曾相交甚好。知道了这个背景,再来看这句诗就很容易理解了。就是说陈抟志气和度量可以容纳百川,周游全国可以结识英雄豪杰。志量恢弘:志气和度量都很大。恢弘:大,宽广。遨游四海:周游全国。遨游:游逛。四海:古人以为中国四面均有大海。英贤:英雄贤豪一类人物。
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千军万马比较容易组织起来,一个优秀的将领却很难找到。这是汉元帝的一句唱词,却道出了军事上一条重要的经验,即良将难觅。因为将领是全军的统帅。士兵的灵魂。主帅的一个错误判断,可以导致全军覆没,甚至危及社稷江山,而主帅的一个果断,正确的决定,可以力挽狂澜,使江山转危为安。因而择将必须慎之又慎,而一个优秀的将领又极难发现。此句常用来说明杰出的将领难以发现,必须注意寻求。
《汉宫秋》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长期培养军队,以应一时之急需。此二句强调军人在关键时刻应持的态度。作者认为军人平时受国家供养,训练,不让他们干其它工作,为的是一旦国家需要,就能奋不顾身地报效国家。此二句也作“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”,用以强调军人的义务和责任,或表示“有备无患”、“安不忘危”的思想。
《汉宫秋》元·马致远《双调夜行船·秋思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转眼又到傍晚,红日西沉,快得像下坡的车。两句以日落之速感叹岁月飞逝,可用以抒发珍惜时间之情,也可借以感叹岁月蹉跎之意。
《双调夜行船·秋思》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。投至:临到。两处凝眸:指汉元帝、王昭君南北相望。一雁横秋:鸿雁在秋空中飞来,古有鸿雁传书之说。这两句大意是:双方两地相望,盼着对方的消息。这是汉元帝与王昭君即将分别时的唱词。《汉宫秋》写汉元帝与王昭君两情相爱,由于番兵的威逼,汉朝的软弱,元帝不得不与昭君分别。人尚未别,已经想起分隔两地之后的相思。他无比悲痛伤感,唯盼着鸿雁能传递双方的相思之情。这两句可化用以写临别时的感伤,也可以抒写两地相思之情。
《汉宫秋》元·马致远《般涉调·哨遍》[半世逢场作戏]。药井:芍药栏边的水井。蔬畦(qi七):有土埂围着的菜畦。这几句大意是:住于茅庐里,走在竹径上,井畔浇芍药,畦里种蔬菜,生活在恬静的田园里,自然就会减少愤世嫉俗的风云气概。马致远早年追求功名,未能得志。晚年隐居田园,过着“酒中仙、尘外客、林间友”的生活,闲散自适,~即他晚年生活、思想的具体写照,表现闲适生活,田园情趣,可以借用。
《般涉调·哨遍》唐·陶瀚在《赠郑员外》。人生立下的大志,贵在能建功立业。
唐代诗人 陶瀚 《赠郑员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