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经典语句 > 顾嗣协关于选拔人才的名言
生材责适用,慎勿多苛求。清代诗人 顾嗣协 《杂兴》
名言解释:

清·顾嗣协《杂兴》。

材:通“才”,即人才。慎:瑾慎小心。苛求:求全责备。这两句大意是:天生人才贵在适用,切不可求全责备,要求过多。

才能贵在适用。适合于实际,就具有社会价值,虽少也见成就;不适合于实际,不能创造社会财富,虽多也全无用。所以对人才不能苛求全能,只要有实用的才能就可予以任用;过多苛求,强人之难,只会把大批人才拒之门外。这两句从一个新角度提出了选才用人的方法。

上一句: 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

下一句: 吏多民烦,俗以之弊。

上一页

1

2

下一页

收藏

上一篇: 关于佛学的名言

下一篇: 邓小平经典语录

▍更多 顾嗣协经典语句
1.铁马在嘶千里月,雕旗秋卷万重云。

清·顾嗣协《题岳州北征图》。铁马:披甲的战马。雕旗:彩绘的战旗。这两句大意是:千里明月的秋夜,将士戎装出征,战马嘶鸣,响彻夜空,战旗猎猎,直卷重云。诗句赞美壮盛的军容和将士气冲霄汉的斗志,可用于秋夜行军出征的描写。

《题岳州北征图》
▍更多 关于选拔人才的经典语句
1.明扬仄陋,唯才是举。

三国·魏·曹操《求贤令》。明扬:发现和推举。仄(zé昃)晒:狭隘,卑贱,这里指贫穷,低贱的有才之士。这两句太意是:发现和推举出身贫贱的宥才之士,只要有才能就应荐拔。不论贫富,不绝社会地位,只耍有才能就荐拔,唯一的标准就是才能。在门阀制度森严的社会条件下,曹操这种人才观是难能可贵的。~表现出曹操的政治家风度和他诚恳求贤的心情。这两句可用于表现唯才是举的用人精神和措施。

东汉末年政治家、军事家、诗人 曹操 《求贤令》
2.用人不限资品,但择有材。

见宋·欧阳修《论学士不可令中书差除札于》。资品:资历、品级。但:其是。材:才能。这两句大意是:用人不局限于资历和品级,只是择取有才能的。用人旨在发挥其才能,不能用资历和品级来限制,只要有才能,就大胆选择他。这两句对今天的任人选材仍有现实意义。

北宋文学家,史学家 欧阳修 《论学士不可令中书差除札于》
3.其择人宜精,其任人宜久。

见宋·苏轼《策别》第九。这两句大意是选拔人才应当精细,任用人才应当长久。对人才的选拔应当精细,以求选拔出真正具有才能的人;既然选拔出丁人才,对他们的任用就要长久一些,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一展才学。若选拔不精,就会误选出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;而任用不久,即使有真才实学,刚到任不久熟悉了情况,或摸到了一些经验,就被调离,也不会有大的成就。

北宋文学家 苏轼 《策别》
4.择才不求备,任物不过涯。

唐·元稹《遣兴》选拔人才不要求全责备,使用人才不要超过限度。

唐代诗人 元稹 《遣兴》
5.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

春秋·孔子《论语·卫灵公》载孔子语。以:因为。举:提拔。废:鄙弃。这两句大意是:不因为话说得好听就提拔他,不因为为人不好而鄙弃其正确的言论。有的人夸夸其淡,以巧言饰人,而实际行为往往与言论相去甚远。有的人有这样那样的错误,人品不好,但他的言论也许有正确合理的。不能因为他的为人面鄙弃他的言论。这两句可说明不能轻信人的言语,以言语作为提拔人的标准,也不能以人品作为标准而废弃其合理正确的言论。

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《论语·卫灵公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