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名人名言 > 君子的名言

君子名言

106.君子之言寡而实;小人之言多而虚。

汉·刘向《说苑·说丛》。寡:少。这两句大意是:君子的话少而实在,小人的话多面虚夸。判断一个人,不应以他言语的多少为标准,而要看他的话有没有实际意义。高尚的人重实而不重言,往往话少但很实在。品格低下的人重言而不重实,往往夸夸其谈,言多而虚浮。这几句可用于自我品德修养,说明要注重实际而不饰言,也可用于看人论人。

西汉经学家,文学家 刘向 《说苑·说丛》
107.君子独立不惭于影,独寝不惭于魂。

春秋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外篇八》其四。魂:指心。这两句大意是:君子行为端直,独立不倚.不怕影子会倾斜;君子不做坏事,不感内疚。独寝自省,无愧于心。孔子到齐国去见景公却不去见晏子。于贡阿孔子不见晏子的原因,孔子说:“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”,意思是晏子先后事牵过三个国君,都很顺利,受到重用.因此不以为然。晏婴听到此事后说:“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.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”,并表白自己守正不阿,事君同心无愧,说“婴闻之:~。”平常俗语所谓“身正不怕影子斜”,为人不做亏心事.半夜不怕鬼敲门”可以做这两句的注脚。

又称晏子,春秋政治家、思想家 晏婴 《晏子春秋·外篇八》
108.焚芰制而裂荷衣,抗尘容而走俗状。

北朝·齐·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。黄(Ji技)制:与“荷衣”相同。都是用芰荷制作的隐士穿的衣服。芰荷是出水的荷,指荷叶或荷花。抗:高举。走:驰聘。抗与走都有张扬显露的意思。逮两旬大崽是;撕裂并烧毁用芰荷制作的隐士衣裳,脸上显露出鄙陋的笑容,奔走驰趋捶出俗不可耐的情状。《北山移文》假托北山神灵谴责假隐士周颙(yong),辛辣地讽刺了身在林泉,心在朝廷的伪君子。~两句写周颠平时穿“芰制”披“荷衣”,装腔作势,摆出天下第一高人的样子;一旦听到皇帝征召,马上撕去伪装,露出一幅俗不可耐的丑态。此名句可甩以形容借隐居而养名待时的伪君子的丑恶嘴脸。

南朝齐骈文家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
109.君子暇豫则思义,小人暇豫则思邪。

《阮子》君子在悠闲逸乐的时间里考虑的是道义,小人在悠闲逸乐的时间里想的却是不正派的事。

《阮子》 《阮子》
110.雷在天上,大壮,君子以非礼弗履。 《易经》 《易经》
111.君子小人趣向不同,公私之间而已。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 朱熹
112.君子可招而不可诱,可弃而不可诱。隋代文人 王通
113.君子得其理为乐,小人得其欲为纵。明代官员、理学家 薛瑄
114.进君子,退小人,爱人才,申公论。北宋大臣,范仲淹次子 范纯仁
115.众人以亏形为辱,君子以亏义为辱。 尸子 《尸子》
116.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,无一朝之患也。

战国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下》君子有终身的忧虑,没有一时的担心。智慧的人,只有对前途的忧虑,没有对一时一事得失的忧患。目光短浅、斤斤计较眼前利益的人是难以有成就的。

孟轲,战国时期思想家,教育家,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《孟子·离娄下》
117.君子不受虐誉,不祈妄福,不避死义。

隋·王通《中说·礼乐》。祈:求。死义:以身殉义。这几句大意是:有道德的人不接受虚伪的荣誉,不祈求非分的幸福,不回避以身殉义。王通为隋代夫哲学家(死时才34岁),唐初著名政治家房玄龄、李靖、魏征等八均为其弟子。这几句明确写出作者的道德观。在作者看来,不实之誉,非分之福,受之有愧.享之不安,战君子不受。接着作者笔锋一转,认为以身殉道,舍身取义,是君子不能回避的。~将应该作什么,不应该作什么以精警的语言表现出来,使人受到鞭策和教育。可借以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

隋代文人 王通 《中说·礼乐》
118.君子之修身也,内正其心,外正其容。

宋·欧阳修《左氏辨》。君子:品德高尚的人。修身:使自身品德修洁。正:端正,此处用作动词。容:容貌仪表。这两句大意是:君子提高自身修养的方法是;对内,使自己的思想端正;对外,使自己的仪容整洁。判断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,思想端正自是一个重要标准,而容貌仪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,很难想象一个蓬首垢面、衣冠不整的人有很高的修养,因此现在提倡“五讲”、“四美”还有“仪表美’的一项。本名句可供论述培养个人优良品德时引用。

北宋文学家,史学家 欧阳修 《左氏辨》
119.君子之于人也,苟有善焉,无所不取。

宋·欧阳修《宦者传论》。这几句大意是:有道德的人对于别人,如果见到他有一点优点,也要将其优点学习过来。有德之士应虚心学习别人的一切优点长处,以完善自己的品格和学问。作者在这里强调了“之于人也”,表明学习对象是向所有的人,只要有可学习之处,就概不例外;“无所不取”表示学习的范围,是指无所不学,凡是善举,均应学习。~用以强调应谦虚好学,十分恰切。

北宋文学家,史学家 欧阳修 《宦者传论》
120.君子之戹于陈蔡之间,无上下之交也。

孔子在陈国、蔡国之间遭围困,是由于跟这两国的君臣没有交往的缘故。[注释]君子之戹于陈蔡之间:君子,指孔子。戹,同“厄”,穷困,灾难。据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记载,(哀公四年)楚使人聘孔子,孔子将往,而陈、蔡两国大夫担心孔子被楚任用后对他们不利,于是派徒役包围孔子,致使孔子和他的弟子断粮多日,饿得爬不起来。“戹于陈蔡之间”即指此事。

孟轲,战国时期思想家,教育家,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《孟子·尽心下》

首页

6

7

8

9

下一页

上一篇: 关于善的名言

下一篇: 爱迪生经典语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