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经典语句 > 贾岛关于志向远大的名言
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;今日把示君,谁有不平事?唐代诗人 贾岛 《剑客》
名言解释:

唐·贾岛《剑客》

此诗写一剑客“十年磨一剑”,是剑客化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。“霜刃未曾试。”写出此剑刃白如霜,闪烁着寒光,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。说“未曾试”,便有跃跃欲试之意。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,告诉我,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?一种急欲施展才能,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,跃然纸上。

上一句: 通往理想之路从来也不是轻松的。

下一句: 圣人无常师。

上一页

1

2

下一页

收藏

上一篇: 关于少女的名言

下一篇: 杨绛经典语录

▍更多 贾岛经典语句
1.君子忌苟合,择交如求师。

唐·贾岛《送沈秀才下第东归》。苟合:随便附合.择交:选择朋友。这两句大意是:君子忌讳跟人随便附合,选捧朋友如求拜名师一样重要。反对轻率交友,说明择友的重要,可引此名句。

《送沈秀才下第东归》
2.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

唐·贾岛《疆李凝幽居》。本句大意是:在月光下,僧人敲着庙门,这是为人传诵的名句。原诗是写作者访问朋友李凝的经过.“僧”指诗人贾岛自已。“敲”字用得很成功,不仅能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,而且也可唤起读者的听觉感受,从而收到寓静于声,反宏环境幽静的艺术效果。据说,作者起初用“推”字,又想改为“敲”字,当时正骑着驴走在路上,只顾在驴背上做着手势斟酌到底用“推”还是用“敲”.不觉撞入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中。韩愈问明缘由,建议贾岛连用“敲”字。这就是“推敲。~词的来历。后人常用“推敲”表现反复斟酌,寻求最佳选择的心理活动;贾岛字斟句酌的精神也传为佳话,常被引用为炼字的例句,并启示人们写作时必须一丝不苛。

《疆李凝幽居》
3.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

唐·贾岛《寻隐者不遇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我的老师就在此山中采药,云深雾大,不知落脚在何处。《寻隐者不遇》原诗为:“松下问童子。言师采药去。~。”诗句以一问三答的形式描写了隐者的生活,抒发了诗人急切想见到隐者的真挚感情。此二句造型自然,色彩鲜明,仿佛使我们见到茫茫白云,深深雾蔼,捉摸无从,给诗作披上一层神秘色彩。可化用此二句描写隐逸生活,或含蓄地表现访友人未见时的怅惘心情。

《寻隐者不遇》
4.怪禽啼旷野,落日恐行人。

唐·贾岛《暮过山村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走在山村旷野的小道上,不见人迹,也不闻鸡呜狗吠的声音,只听到怪鸟阴森地啼叫,又碰上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刻,实在令行路人心里害怕。作诗要做到“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”才算写得好,欧阳修认为贾岛的这两句诗就达到了这一境界。他在《六一诗话》里说:“贾岛‘~’,则道路辛苦,羁愁旅思,岂不见于言外乎?”

《暮过山村》
5.鬓边虽有丝,不堪织寒衣。

唐·贾岛《客喜》。这两句大意是:鬓边虽有青丝,但无法织成寒衣寄给征人。写思妇怀念远戍不归的征人,但写法很别致。先以鬓边之青丝(头发)非丝帛之“丝”,故不堪织寒衣以寄远;进而又以鬓边之“丝”喻心中苦苦思念的情“丝”,此“丝”(思)更不堪织成寒衣送到征人身边。这样写诗味多了,感染力也强了。

《客喜》
▍更多 关于志向远大的经典语句
1.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

见司马迁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。安:怎么。鸿鹄:天鹅。本句大意是:小小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啊!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怀大志,不为人知.面对同耕者的嘲笑,乃以鸿鹄自比发此感叹,这一比喻既照顾到了人物的身份,又注意到了说话的环境;既抒发了人物的雄心壮志,又无傲人傲世之嫌,情感深沉豪放,个性鲜明,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。

西汉史学家,思想家,文学家 司马迁 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2.心有雄泰华,无意巧玲珑。

宋·辛弃疾《临江仙》一心仰慕泰山和华山的雄伟突兀,而无意欣赏小巧的玲珑山.喻指不屑于八面玲珑,曲学阿世,而要心雄泰华,顶天立地去做一番事业。

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《临江仙》
3.事之博者其辞盛,志之大者其感深。

唐·梁肃博学多才的人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,志向远大的人他对事情的感受比较深刻。

唐代散文家 梁肃